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细颗粒物的碳质组分对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影响    

Effects of carbon components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on 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范娇[1] 秦晓蕾[1] 薛晓丹[1] 韩斌[2] 白志鹏[2] 汤乃军[1] 张利文[1]

机构地区:[1]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300070 [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出  处:《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503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20807002)

年  份:2014

卷  号:48

期  号:1

起止页码:33-3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3_2014、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 研究细颗粒物(PM2.5)的碳质组分对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影响.方法 2011年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天津市两个社区选取60岁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有心血管疾病的对象,最终纳入112名.2011年12月测定每个研究对象的TC、TG、HDL-C、LDL-C的水平和个体PM2.5暴露水平,并检测PM25的总碳(TC)、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浓度,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结果 112名老年人的AIP值为0.05±0.26,PM2.5的个体暴露浓度为(164.75±110.67)μg/m3,PM2.5的碳质组分TC、OC、EC的浓度分别为(53.86±29.65)、(44.93 ±26.37)、(9.49±5.75)μg/m3.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AIP与TC、OC、EC的散点图显示出明显的线性趋势,AIP与TC、OC、EC浓度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07、0.287、0.252,P值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以AIP风险分类为应变量,以低风险组作为参照组,中度风险组的TC、OC、EC的回归系数和OR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风险组的TC、OC、EC暴露水平的OR(95% CI)值分别为1.03(95% CI:1.01 ~1.05),1.03(95% CI:1.01 ~1.05)和1.12(95% CI:1.02 ~ 1.22).结论 AIP与PM2.5的碳质组分TC、OC、EC有关联,PM2.5的碳质组分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关 键 词:颗粒物 动脉粥样硬化

分 类 号:R543.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