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四川盆地单产9000 kg hm^(-2)以上超高产小麦品种产量结构与干物质积累特点    

Yield Component an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in Wheat Varieties with 9000 kgha(-1) Yield Potential in Sichuan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汤永禄[1] 李朝苏[1] 吴春[1] 吴晓丽[1] 黄钢[1] 何刚[2]

机构地区:[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 [2]四川省江油市农业局,四川江油621700

出  处:《作物学报》

基  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1-23);四川省科技育种攻关项目(2011NZ0098-15)资助

年  份:2014

卷  号:40

期  号:1

起止页码:134-14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BSCO、FSTA、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选择3个典型超高产品种和7个一般高产品种(对照)在4个环境(年份×地点)下考察其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干物质积累、转运特点,以揭示四川盆地高温、高湿、弱光照生态条件下超高产小麦品种的产量形成特性,为超高产育种和生产提供依据。超高产品种在4个环境下的平均产量达9338 kg hm 2,比对照品种高24.2%;其穗数(449×104hm–2)、穗粒数(42.3)、粒数(18 825 m–2)、千粒重(47.8 g)分别比对照高8.2%、10.7%、18.3%和0.6%。超高产品种在各个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速率、干物质积累量都高于对照品种,尤其是生育前期,如在分蘖盛期和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分别高11.1%和18.2%;同时,其干物质转运量、转运效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也高于对照品种,成熟时非籽粒器官干物质所占比重较对照品种低1.2~3.5个百分点。小麦籽粒产量与各个生育阶段的群体干重和分蘖、拔节期的个体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超高产品种具有分蘖力强,前期生长旺盛、干物质积累多,后期分配到籽粒的干物质比例较高等特点,这是高产的生理基础。

关 键 词:四川盆地 超高产小麦 产量结构  干物质积累和转运  

分 类 号:S51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