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土丘陵区自然植被恢复下土壤微生物学质量演变特征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Biological Property in Loess Hilly Region under Natural Vegetation Restor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西安710054 [2]陕西省水利厅,西安710004 [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 [4]安徽科技学院城建与环境学院,安徽蚌埠233100 [5]铜川市耀州区水务局,陕西铜川7271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对植被恢复过程的干扰与植被的抗侵蚀特性研究"(41030532)
年 份:2014
卷 号:21
期 号:1
起止页码:6-1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CD、CSCD_E2013_2014、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探讨黄土丘陵区自然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学质量演变特征,用时空互代法对燕沟和县南沟典型小流域自然植被恢复下5个演替阶段(退耕1~6a、7~17a、18~35a、36~60a、〉60a)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量和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区植被退耕后自然演替的推进.土壤有机碳、全氮、有效氮与有效钾含量持续增加,土壤全磷含量在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变化不明显,有效磷含量在植被演替至多年生草本阶段(18~35a)时含量最低;土壤细菌约占土壤微生物量的65%左右,且其数量在植被演替至多年生草本阶段时最多,土壤真菌和放线菌随退耕年限的延长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也随着植被自然演替的推进呈不断增加趋势,但脲酶和蔗糖酶在植被演替至灌木阶段(36a)后增速放缓。相关性分析表明,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提高程度比较一致,其与土壤养分关系密切,因此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土壤酶活性是反映植被恢复中土壤生物学质量变化的重要指标。
关 键 词:黄土丘陵区 植被恢复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土壤养分
分 类 号:S154.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