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浓香型白酒窖泥中细菌和古菌的组成与多样性  ( EI收录)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s and diversity in pit mud of Chinese Luzhou-flavor liquo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陶勇[1] 芮俊鹏[1] 李家宝[1] 徐占成[2] 李大平[1] 唐清兰[2] 魏勇[2] 李香真[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环境与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环境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2]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绵竹618200

出  处:《化工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27053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CB733502)~~

年  份:2014

卷  号:65

期  号:5

起止页码:1800-180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3_2014、EI(收录号:20142317795648)、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窖池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根本,其中窖泥微生物则是决定白酒风味与品质的核心。通过454焦磷酸测序法系统研究了不同窖龄窖泥的细菌和古菌的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共获得494293个有效序列,可归为796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分别属于21个门(phylum)。优势分类门(≥1%)分别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66.8%、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6.0%、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9.0%、螺旋体门(Spirochaetes)2.2%、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8%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1.0%。窖泥微生物多样性在1~25年间随着窖龄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但在25~50年间保持相对稳定。不同窖龄的窖泥中优势种群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乳杆菌(Lactobacillus)在1年窖泥中为绝对优势种群(62.3%),而在10年窖泥中,Lactobacillus丰度显著下降(16.1%),Petrimonas,Clostridium IV和甲烷菌等丰度则显著增加。在25~50年窖泥中,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并且一些未培养菌丰度在这一阶段也显著增加。此外,窖泥中古菌主要为氢型产甲烷菌(Methanobrevibacter、Methanoculleus、Methanobacterium),可同时利用氢气和乙酸的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在25~50年窖龄的窖泥中也有较高的丰度(3.1%~4.5%)。本研究从微生物群落构成角度为“老窖产好酒”的实践经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 键 词:酿酒  窖龄 窖泥 微生物群落  焦磷酸测序

分 类 号:Q93-3] TS262.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