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重度未控制性失血性休克三种复苏策略的比较    

Comparison of three different resuscitation strategies on severe uncontrolled hemorrhagic shock in dog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明富[1,2] 仲兵[3] 何绍明[1] 刘英娜[4] 张干[1,5]

机构地区:[1]解放军第454医院麻醉科 [2]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麻醉科 [3]73097部队卫生队 [4]解放军第454医院病理科 [5]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麻醉科

出  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基  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08Z014)

年  份:2013

卷  号:7

期  号:14

起止页码:143-14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IC、JST、RCCSE、普通刊

摘  要:目的:比较重度未控制性失血性休克(UHS)早期延迟复苏、低压液体复苏和垂体后叶素复苏的效果。方法犬24只,采用股动脉穿刺放血使平均动脉压降至50 mm Hg,随机分为三组(n=8):延迟复苏组(A组)不采用任何复苏措施,低压液体复苏组(B组)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HES200/0.5)、垂体后叶素组(C组)每次静注垂体后叶素0.1~0.4 U/kg,使MAP≥50 mm Hg,1 h后全部停止放血行充分容量复苏。监测放血前即刻(T0)、达到目标血压时(T1)、实施三种复苏方法后1 h(T2)、复苏平稳后2 h(T3)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动脉血气参数,同时采血样本检测TNF-α和IL-10。观察实验犬出血量、存活率并取死亡或存活超过72 h立即处死后的心肌、肺、肾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血流动力学指标:在T2时点,A组的SBP、DBP、MAP、CVP、HR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且大多数动物(6/8)死亡。(2)炎症介质及动脉血气参数:T1和 T2时点,三组的碱缺失(BD)、血乳酸(BL)和 SvO2均与T0有明显差别(P〈0.01);在T3时点,三组的BD和BL仍处在T1和T2之间,但SvO2恢复正常。三组TNF-α和IL-10的变化规律与BD和BL一致,但在T2和T3时点,A组与B、C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3)出血量及成活率:在未控制性失血期,A组的失血量少于B和C组,但仅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72 h的成活率为25%,明显低于B组的87.5%和C组的100%(P〈0.01)。(4)病理学检查:A组心、肺、肾病理损害程度都明显重于B、C两组,但C组的损害程度略轻于B组。结论在重度UHS条件下,垂体后叶素和低压液体复苏均为早期有效的复苏方式,两者复苏后的存活率均高且无统计学差异;但低压复苏组的失血和组织损伤程度比垂体后叶素组明显,复苏质量不如后者。延迟复苏不适宜用于重�

关 键 词:休克,出血性  复苏术 垂体激素类,后叶  

分 类 号:R6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