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后续雷击对10kV配电线路耐雷性能及防雷措施的影响  ( EI收录)  

Influences of Subsequent Stroke on Lightning Withstand Performance and Effects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Measures of 10 kV Distribution Lin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江安烽[1] 包炳生[2] 顾承昱[3] 吴爱军[4] 王广利[4] 傅正财[1]

机构地区:[1]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徐汇区200030 [2]浙江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浙江省杭州市310017 [3]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杨浦区200437 [4]上海市电力公司松江供电公司,上海市松江区201600

出  处:《电网技术》

年  份:2014

卷  号:38

期  号:6

起止页码:1657-166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I(收录号:20142617873939)、IC、INSPE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分析负极性后续雷击对10 kV线路耐雷性能和防雷措施效果的影响,将蒙特卡罗法、电气几何模型和ATP-EMTP软件相结合,提出线路反击、直击和感应雷跳闸率的评估方法,采用Eriksson配电线路雷击统计数据验证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采用该方法对上海电网典型10 kV绝缘导线线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情况下,首次直击、反击和感应雷跳闸率大于后续雷击,大地电导率对首次感应雷跳闸率的影响更大;首次和后续雷击下,架设避雷线或耦合地线、增强线路绝缘和安装防弧间隙有相近的改造效果;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对降低首次反击跳闸率有效,面对后续反击跳闸率影响很小;安装线路避雷器后,后续感应雷跳闸率的降低远不如首次雷击,在防雷措施选择方面,与只考虑首次雷击不同,考虑后续雷击时,不建议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而是建议提高线路避雷器的安装密度。

关 键 词:首次雷击  后续雷击  10KV线路 蒙特卡罗法  ATP-EMTP 电气几何模型 耐雷性能 防雷措施

分 类 号:TM8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