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贵州普定喀斯特关键带土壤磷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phosphoru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from Puding karst critical zone,Guizhou Province,Southwest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倩[1,2] 韩贵琳[1] 柳满[1] 阳昆桦[1] 刘强[3]

ZHANG Qian;HAN Gui-lin;LIU Man;YANG Kun-hua;LIU Qiang(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Beijing 100083, China;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Shandong Century Sunshine Paper Group Co.,Ltd,Weifang 262400,Shandong,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3]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潍坊262400

出  处:《生态学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25010;41661144029)资助

年  份:2019

卷  号:38

期  号:2

起止页码:321-32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9_2020、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以贵州普定喀斯特关键带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6月采集了5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剖面,包括农田、灌丛、次生林、草坡和弃耕地,分析了土壤剖面总磷、有效磷的分布特征,并讨论了有机碳、总氮、p H值和团聚体组成等理化性质对总磷和有效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总磷和有效磷含量均随深度增加呈现降低趋势,在剖面0~30 cm处剧烈降低,30 cm以下减少趋势减缓。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土地利用方式,耕地表层土壤总磷和有效磷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可能受人为干扰活动的影响。除次生林外,其他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土壤总磷和有效磷含量与总氮、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农田土壤相关性最好。土壤磷素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含量控制,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供磷状况,提高农作物对磷素的吸收。土壤团聚体粒径以大团聚体占优势,土壤总磷和有效磷含量与大团聚体组分呈正相关。土壤大团聚粒径组分的增加促进了磷素的积累。

关 键 词:土壤总磷  土壤有效磷 土壤团聚体 喀斯特关键带  中国西南地区  

分 类 号:S153.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