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放射科,南京210009 [2]东南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 [3]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生物力学教研室
年 份:2002
卷 号:36
期 号:4
起止页码:362-36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0、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INSPE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的几个关键技术和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骨水泥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的粉、液比例分别按 1∶1、3∶2、2∶1共 3种方式调配 ,每组 10份 ,在体外测试其聚合过程。将 4具正常成人尸体胸腰段 ,分成2组 ,1组取T12~L4共 10个椎体 ,在CT +X线透视下行经皮椎体穿刺 ,注入骨水泥 ,另 1组取T12~L4共 10个椎体 ,作抗压强度测试的对照组。将注射组和对照组分别游离成各 10个单个椎体 ,双盲法测量其纵向最大抗压强度。结果 3种比例骨水泥的稀、稠阶段持续时间及聚合时温度的升高值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合适的PMMA粉、液比例为 3∶2 ;均未发生椎弓根及椎体前缘骨皮质损伤 ,平均每个注入骨水泥 4.5ml,有 4个椎体出现椎旁静脉渗漏 ;注入PMMA的椎体的最大抗压强度比对照组提高约 38% (P <0 .0 5 )。结论 掌握适宜的PMMA粉、液比例和注射时机是PVP成功的关键因素 ;采用经椎弓根穿刺行PVP是可行的途径 ;椎体内注入PMMA可显著增强其抗压强度。
关 键 词:经皮椎体成形术 聚甲基丙烯酸类 介入性放射学 椎体肿瘤 骨质疏松症
分 类 号:R73-3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