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论古汉语同义词的识同    

On How to Distinguish Ancient Chinese Synonym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金贵[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杭州310028

出  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  份:2002

卷  号:32

期  号:1

起止页码:39-4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SA、CSA-PROQEUST、CSSCI、CSSCI2000_2002、IC、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识同是决定同义词辨释优劣高下的首要问题。在认识“一义相同”是同义词识同的标准后,就要解决如何识别一群词“一义相同”的问题。不少的研究者曾提出许多识同方法,但都由于不明同义词的正确界说和误解等义词而不能成功。事实上,从词义的相同程度,同义词可分理性意义等同而附加意义有异的异称词和理性意义有同中之异的一般同义词。对前一类,可围绕异名别称,用“同一概念”和“同一对象”两种识同法;对后一类,可围绕一个词义的主要、基本部分相同,用“浑言通义”识同法;还应该运用可共用于这两类的文献训诂材料识同法、古人替换使用识同法。

关 键 词:识同  古汉语同义词 等义词 异称词  同一概念  同一对象  浑言通义  "替换"法  

分 类 号:H146.2[中国语言文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