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亚洲玉米螟酚氧化酶原的原核表达和性质分析    

Prokaryotic express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rophenoloxidase from the Asian corn borer,Ostrinia furnacalis( Lepidoptera: Pyralida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同伟[1] 张兵[1] 吕文静[2] 翟会锋[3] 吴桃燕[1] 张石洋[1] 汤小伟[1] 冯从经[1]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系,江苏扬州225009 [2]江苏省大丰市农业干部学校,江苏盐城224100 [3]江苏省泰州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泰州225300

出  处:《昆虫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1895;30971963);扬州大学科技创新培育基金(2012CXJ064)

年  份:2014

卷  号:57

期  号:7

起止页码:798-80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昆虫体内酚氧化酶原(PPO)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免疫蛋白,参与昆虫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本研究采用原核表达体系,大量表达可溶且具有活性的重组PPO蛋白,可用于各种酚氧化酶(PO)抑制剂的筛选,从而为创制抑制昆虫免疫系统的新型杀虫剂提供条件。【方法】利用从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5龄幼虫体内克隆获得PPO基因,构建了pET-28b-PPO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重组表达了亚洲玉米螟PPO蛋白;采用Ni-NAT亲和层析柱快速纯化目的蛋白,进行了Western杂交鉴定;测定分析了重组PPO蛋白激活为PO后的酶学性质以及不同金属离子(Mg2+,Cu2+和Fe2+)对PPO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融合蛋白PPO得到了表达和纯化。重组PPO蛋白激活为PO后最适反应温度为30℃,最适pH为7.2,以L-DOPA为底物时PO催化反应的Vmax为140.8 U/mg·min,Km为2.96 mmol/L。Fe2+存在的情况下重组PPO蛋白中β-折叠结构成分显著增加至53.7%±4.6%,α-螺旋结构成分则显著下降至2.6%±1.2%(P<0.05);有Mg2+存在的情况下,重组PPO蛋白中β-折叠结构成分显著下降,α-螺旋结构成分稍有上升。有Cu2+存在的情况下,重组PPO蛋白中β-折叠结构成分显著下降为10.0%±1.6%,而α-螺旋结构成分则上升至35.3%±6.9%。【结论】结果说明不同金属离子对重组PPO蛋白的二级结构有显著影响。

关 键 词:亚洲玉米螟 酚氧化酶原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酚氧化酶 酶学性质  

分 类 号:Q96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