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PBL教学模式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each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天骜[1] 高书杰[1] 穆晶晶[1] 孟祥东[1] 卢智泉[1]

机构地区:[1]辽宁医学院公共卫生管理学院,中国辽宁省锦州市121001

出  处:《国际眼科杂志》

基  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No.2008-210);辽宁医学院教学研究项目(No.2009-A-029)~~

年  份:2014

卷  号:14

期  号:10

起止页码:1852-185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DOAJ、EMBASE、IC、JST、RCCSE、SCOPUS、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索PBL教学模式在本科生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中随机选择5个班,共147人作为试验组,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另外随机选择5个班,共149人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模式作为对照。对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同时采用调查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他们对PBL的评价信息。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基线调查的均衡性检验的结果显示,两组学生间的基本特征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期末考试的结果显示,两组学生除了对EBM的基础知识考核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对EBM的过程的5个步骤,即提出问题、寻找最佳证据、评价证据、应用和实践证据、并对证据进行再评估,以及总成绩的评价显示,两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对学习效果评价的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对采用PBL方式在更好消化课堂所学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在锻炼写作能力的应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他各项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尤其在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信息分析与利用能力、加强团队协作意识,以及加强师生交流沟通方面,两组间的应答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PBL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EBM的教学效果,改善EBM的教学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 键 词: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循证医学 应用  

分 类 号:R-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