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北京市采暖期PM_(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Organic Carbon and Elemental Carbon in PM_(2.5) During the Heating Season in Beij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程水源[1] 刘超[1] 韩力慧[1] 李悦[2] 王志娟[3] 田川[4]

机构地区:[1]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100124 [2]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北京100028 [3]北京建工环境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环境咨询事业部,北京100192 [4]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北京100038

出  处:《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3800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2008)

年  份:2014

卷  号:40

期  号:4

起止页码:586-59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3_2014、IC、INSPEC、JST、MR、RCCSE、SCOPUS、ZGKJHX、ZMATH、核心刊

摘  要:为研究北京市采暖期PM2.5中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和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的污染特征和来源,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在北京师范大学监测点进行PM2.5样品的采集.本研究分析PM2.5及其OC和EC的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并采用ρ(OC)/ρ(EC)最小比值法估算二次有机碳(secondary organic carbon,SOC)的质量浓度.除此之外,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研究OC和EC的来源及其来源贡献量.结果表明:北京市采暖期PM2.5平均质量浓度为(90.69±61.86)μg/m3,其中OC和EC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1.91±12.02)、(5.03±2.58)μg/m3,分别占PM2.5的24.16%和5.55%;SOC的平均质量浓度为(8.37±6.05)μg/m3,占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质量浓度的37.27%.PM2.5中OC和EC的相关系数较高,表明它们来源相同,且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燃煤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的贡献量达44.70%,成为OC、EC的重要来源.因此,严格控制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将成为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 键 词:大气细颗粒物(PM2.5)  有机碳(OC)  元素碳(EC)  来源解析  正矩阵因子分解(PMF)  

分 类 号:X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