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明代士人复姓现象及其文化意涵    

Restoration of Clan Names among Ming Scholar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ultural Implicatio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汪维真[1,2] 牛建强[3]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2]<史学月刊>编辑部 [3]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开封475001

出  处:《历史研究》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代科举配额制度与区域人才关系研究”(项目号11YJA770047);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明清中原士绅与地方社会关系研究”(项目号11BZS033)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4

期  号:6

起止页码:97-1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SCI、CSSCI2014_2016、NSSD、RWSKHX、SKJJZZ、核心刊

摘  要:自明初始,明廷即允许因过继、乞养、入赘等方式而改从他姓者恢复本姓(复姓)。明代复姓采取身份差别原则:一般平民可自行复姓;士人阶层则较为复杂。因其序列结构存在着生员、科举功名获得者(举人、进士)和官员(在任、致仕家居者)的身份差异,其人事档案分存于学宫、礼部和吏部,因此其复姓需"请于官",分别由地方有司、礼部和吏部经办。士人阶层因其读书、应试和入仕等经历,对孝道和祖姓的体认较诸一般人更为自觉和强烈。从历史的长时段看,士人复姓现象在明代繁盛且典型。在传统社会,复姓不只是厘清个体族姓的源流和归属,同时也具有倡行孝道的文化建设功用。

关 键 词:明代 士人 复姓 改姓 孝道

分 类 号:K248[历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