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云南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优势物种不同生长阶段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Leaf carbon,nitrogen and phosphorus stoichiometry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in dominant tree species of a monsoon broad-leaved evergreen forest in Pu'er,Yunnan Province,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万德[1,2] 苏建荣[1,2] 李帅锋[1,2] 郎学东[1,2] 张志钧[1,2] 黄小波[1,2]

机构地区:[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昆明650224 [2]国家林业局云南普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昆明650224

出  处:《植物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0461和3137-0592);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201404211)资助

年  份:2015

卷  号:39

期  号:1

起止页码:52-6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5_2016、DOAJ、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探索植物叶片氮(N)、磷(P)、碳(C)生态化学计量特征随植物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在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中,选取6种优势植物种(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短刺锥(Castanopsis echidnocarpa)、泥柯(Lithocarpus fenestratus)、截果柯(Lithocarpus truncatus)、西南木荷(Schima wallichii)、茶梨(Anneslea fragrans))采集叶片,分析其N、P、C含量及化学计量比随植物生长发育的变化。结果显示:6种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N含量变化范围为7.90–17.72 mg·g–1,P为0.34–1.39 mg·g–1,C为458.48–516.87 mg·g–1,C:N为28.04–65.70,N:P为11.41–63.50,C:P为355.23–1 878.17,且不同生长阶段6种植物及总体叶片N、P、C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变化趋势各异。在变异系数上,N:P比整体变异最大,为36.46%(变化范围19.19%–91.65%),其次为C:P,为34.80%(变化范围15.99%–91.60%),C的整体变异最小,为3.12%(变化范围1.61%–5.89%)。变异来源分析结果显示,N含量、C含量、C:N、N:P及C:P均主要受植物生长阶段的影响,而P含量主要受物种与生长阶段的交互作用影响。

关 键 词:化学计量学 优势物种  季风常绿阔叶林 交互作用  变异系数  

分 类 号:S718.43[林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