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倒春寒发生时期和次数对冬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Effect of Different Periods and Frequency of Late Spring Coldness on Winter Wheat Yield Related Trai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高艳[1] 唐建卫[1] 殷贵鸿[1] 韩玉林[1] 黄峰[1] 王丽娜[1] 于海飞[1] 李楠楠[1] 张倩[1] 杨光宇[1] 李新平[1]

机构地区:[1]周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小麦种质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周口46600

出  处:《麦类作物学报》

基  金: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44100510004);国家863计划项目(2012AT101105);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2130199-ny);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11ZX08002-003);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3GT2T2D000298)

年  份:2015

卷  号:35

期  号:5

起止页码:687-69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解倒春寒发生时期和次数对冬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以45个冬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室内模拟倒春寒的发生,调查和分析不同倒春寒处理后冬小麦株高、有效穗数、生物产量、籽粒产量等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推迟和次数的增加,抽穗期均值相应递延1d。早期(3月初即拔节期)和晚期(4月初即孕穗期)发生的倒春寒都会造成产量不同程度下降,以早期倒春寒影响更为严重,产量降幅达19.9%,而晚期倒春寒使产量降低8.9%。发生两次倒春寒时减产效应累加,产量分别较对照、早期倒春寒和晚期倒春寒降低28.3%、10.6%和21.4%。早期倒春寒的减产作用主要是因为穗数降低,而晚期倒春寒主要是因为穗粒数降低。周麦23号由于其春季晚发快长特性,受倒春寒的影响较小。因此,在新品种选育时,应注意减少选择冬季表现为半冬性、而春季表现为早发快长的弱冬性品系,以减轻倒春寒的危害。

关 键 词:冬小麦 倒春寒 产量  

分 类 号:S512.1] S3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