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香灰菌与银耳混合培养过程中酶系的相互作用    

Interaction Rules of Enzyme System between Hypoxylon sp.and Tremella fuciform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林辉[1,2] 赖淑芳[1] 郑珠霜[1] 王丽芬[2,3] 陈桂珍[2,3] 朱传进[2,3] 万春和[1] 孙淑静[1,2] 胡开辉[1,2]

机构地区:[1]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2]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福建古田352200 [3]古田食用菌研发中心,福建古田352200

出  处:《中国食用菌》

基  金:福建省高校产学研重大项目(2013N5004);珍稀食用菌品种(真姬菇;绣球菌)创新与自动化生产技术产业化工程项目(2014S1477-8);福建省食用菌产业技术重大研发平台(2014N2101)

年  份:2015

卷  号:34

期  号:4

起止页码:57-6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普通刊

摘  要:该实验对纯香灰菌(Hypoxylon sp.)培养及其与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混合培养过程中的纤维素酶、淀粉酶、漆酶等培养原料基质降解相关酶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香灰菌长满菌袋后淀粉酶与漆酶活力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木聚糖酶活力在培养至15 d达到最大值5 000 U·m L-1,纤维素酶活力培养至5 d后,稳定在40 U·m L-1左右,可以有效降解木料培养基。银耳与香灰菌混合培养后,在固体培养过程中,其中胞外可溶性蛋白浓度和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活力变化规律与香灰菌纯培养相似,而淀粉酶在培养至第10天达到最大值2 253 U·m L-1,其胞外可溶性蛋白浓度与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力显著提高,漆酶活力培养至第5天达到最大值71.33 U·m L-1,随后迅速下降,蛋白酶活力变化情况与淀粉酶相似,第15天酶活力达到最大值3.05 U·m L-1。说明混合培养中两者具有互作效应,可以有效促进胞外蛋白的分泌,提高基质降解相关酶活力,促进菌体对基质的降解,提高养分的供应。该结果可为银耳优良菌种的选育,两者的配比以及栽培料的选择与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香灰菌  银耳 基质 降解 酶活

分 类 号:S64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