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甘蔗间作玉米对亚洲玉米螟发生为害的控制作用
Control efficacy of maize-sugarcane intercropping against the occurrence and the damage of Ostrinia furnacal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研究国家工程中心,昆明650201 [2]云南农业大学基础与信息工程学院,昆明650201 [3]云南省玉溪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玉溪653100
基 金:国家"973"计划(2011CB1004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40B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60363)
年 份:2015
卷 号:42
期 号:4
起止页码:591-59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CD、CSCD2015_2016、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明确甘蔗间作玉米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发生和为害的控制作用,于2012—2013年在云南省元江县甘蔗种植区设置甘蔗间作玉米小区,采用目测法和马氏网法系统调查了该生境下亚洲玉米螟卵块密度与卵粒密度、蛀孔密度与百秆虫量、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类及其种群动态。结果表明:与甘蔗间作种植的玉米上亚洲玉米螟落卵量、蛀孔密度、百秆虫量均明显低于单作玉米田,2012和2013年,间作玉米上百株卵块数比单作玉米分别减少了29.32%和35.73%,每卵块所含的卵粒数分别减少了34.22%和51.02%,百秆玉米蛀孔数分别减少了42.53%和31.25%,百秆虫量分别降低了58.18%和52.73%。间作田中亚洲玉米螟的3种主要寄生蜂螟蛉绒茧蜂Apanteles ruficrus、黄眶离缘姬蜂Trathala flavoorbitalis和大螟钝唇姬蜂Eriborus terebrans的种群密度显著高于单作玉米田,而数量较少的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 lasus及广黑点瘤姬蜂Xanthopimpla punctata种群密度在间作与单作田间无显著差异。表明甘蔗间作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的发生为害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可用于亚洲玉米螟的生态控制。
关 键 词:玉米 甘蔗 亚洲玉米螟 作物间作
分 类 号:S435.1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