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农地制度变革的路径、空间与界限——“赋权—限权”下行动互构的视角
Path,Space and Limitation of Rural Land System Reform in China: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utual construction of action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empowerment and restriction of righ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暨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2]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
基 金:作者主持的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变迁视角下当代中国农地制度发展与改革研究"(11ASH002);2014年度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专项任务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变迁与当代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研究"的成果
年 份:2015
期 号:5
起止页码:36-6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4_2016、NSSD、RCCSE、RDFYBKZL(收录号:593134)、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从"赋权—限权"框架下中国农地制度相关主体行动互构的视角,系统考察改革以来在农地的经营、管理和征收改革中所形成的中央、农民和地方关系。研究发现,具有赋权—限权特性的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内含自身的悖论,即赋权与限权的对冲以及由此而来的中央、农民与地方—基层政府在赋权—限权上的需求错位:中央既通过不断强化农地承包经营权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又坚持农地的集体所有制限定农民的权利边界;既向地方赋权让利以调动积极性,又控制后者借地谋利的冲动;农民既利用赋权扩张利益,构成对限权的冲击,又借助限权维系村内土地平权机制,形成对赋权的约制;地方—基层政府则借中央对地方的赋权与对农民的限权经营土地,不仅压缩农民的土地发展权益,还构成对中央宏观土地管理的冲击,从而导致三方在赋权与限权需求上的相互消解甚至抵牾。这一由对冲的结构引致的复杂的行动互构,实际上成为形塑整个改革路径、空间与界限的重要机制,并继续影响下一步改革的选择。
关 键 词:农地制度 赋权-限权 中央政府 地方-基层政府 农民 行动互构
分 类 号:F30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