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传播学视阈下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    

A Tentative Model of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Literary Works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ss Communic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花亮[1,2]

机构地区:[1]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上海200083 [2]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300204

出  处:《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基  金:天津市哲社科委托项目(TJZDWT140703)

年  份:2015

卷  号:31

期  号:6

起止页码:70-7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4_2016、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中国文学"走出去"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而如何译介中国文学作品更是"走出去"的根本性课题。译介活动从本质看来并非纯粹的翻译行为,而是传播行为。以传播学视角展开中国文学之译介模式的探讨,基于拉斯韦尔传播模式,构建由"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译介效果"这五大维度的译介模式,并以英版《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例,论证该译介模式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之探讨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改善我国的国际舆论环境、构建国际话语体系具有时代与理论意义。

关 键 词:中国文化 中国文学 “走出去”  译介模式  传播学

分 类 号:H059] I04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