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陆相页岩油富集特征  ( EI收录)  

Oil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continental shal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聂海宽[1,2,3] 张培先[4] 边瑞康[1,2,3] 武晓玲[1,2,3] 翟常博[1,2,3]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2]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3]中国石化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4]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1

出  处:《地学前缘》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2103)

年  份:2016

卷  号:23

期  号:2

起止页码:55-6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BSCO、EI(收录号:20161302154497)、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文章对页岩油的富集机理、富集过程和富集主控因素等进行了研究。页岩油比页岩气的发育条件苛刻,分布区域比页岩气局限,勘探难度较大。美国目前勘探开发的页岩油赋存于海相页岩,具有分布范围大、成熟度高、石油密度小、含蜡量低和黏度低等特征,为轻质油;我国页岩油主要为陆相页岩,具有分布范围小、成熟度低、石油密度大、含蜡量高和黏度高等特征,为稠油。美国产油页岩的矿物组成的石英和碳酸盐多为生物来源,石英含量、碳酸盐含量与有机碳含量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与页岩油的含量也是正相关关系,且有利于后期压裂改造;我国陆相含油页岩的石英多为碎屑来源,碳酸盐多为化学沉积,石英含量、碳酸盐含量与有机碳呈负相关关系,与页岩油的含量也是负相关关系,且不有利于后期压裂改造。海陆相页岩油特征的差异可能是导致我国页岩油产量较低的原因,制约了页岩油的勘探开发。我国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勘探应寻找页岩有机质成熟度相对较高的深凹区和砂岩夹层发育的斜坡区,深凹区具有"油稀、高压和可改造"等特点,斜坡区具有"夹层发育、可改造"等特点。

关 键 词:页岩油 富集机理  富集特征  陆相

分 类 号:P618.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