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D204的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学研究    

Study on the biological and ge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phage D204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徐彬[1] 高晶[2] 郭晓奎[1] 秦金红[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系,上海200025 [2]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200011

出  处:《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基  金: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2012EP001004)~~

年  份:2016

卷  号:36

期  号:1

起止页码:1-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MBASE、IC、JST、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 针对铜绿假单胞菌多耐药菌的不断出现,寻找高效、广谱的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方法 以医院临床上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为宿主菌,从环境污水中分离纯化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磷钨酸负染法电镜观察噬菌体的形态和大小,测定其效价、宿主谱、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绘制一步生长曲线、吸附曲线和感染曲线,并抽取噬菌体DNA进行测序及分析。结果 分离到1株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并命名为D204。D204在pH值为4~11及温度37~50℃环境下具有较高活性,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此噬菌体由直径约为50 nm的多面体头部和约15 nm的短尾组成。一步生长曲线表明噬菌体在裂解宿主菌时,潜伏期为30 min,爆发期为40 min,裂解量约为160 pfu/cell。吸附曲线显示50 min时,其吸附率达95%以上。感染曲线显示当感染复数为0.1和1时,对宿主菌生长有抑制作用,在180 min后可完全抑制宿主菌生长。其基因组为环状双链DNA,全长为50 609 bp,GC含量为44.8%。预测共有75个开放阅读框。结论 分离、筛选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D204具有较强的裂解宿主的能力,其对酸碱和热比较稳定,裂解宿主时潜伏期较短,可以作为铜绿假单胞菌的储备噬菌体。

关 键 词:铜绿假单胞菌 噬菌体 基因组 生物学特性

分 类 号:R446.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