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改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Clinical efficacy of improved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in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占辉[1] 沈惠良[2] 史宏伟[1] 石明国[1] 曲绍东[1] 张立军[1] 贾文杰[1] 赵际刚[1] 王军辉[1]

机构地区:[1]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骨科,102300 [2]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骨科

出  处:《中华创伤杂志》

年  份:2016

卷  号:32

期  号:4

起止页码:313-31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比较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改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I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03例老年OVCF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IPKP组(57例,72椎)和PKP组(46例,58椎)。比较两组患者术前骨折椎体压缩度、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后末次随访椎体高度丢失率、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相邻椎体再骨折发生率及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38个月(平均16个月),两组术前骨折椎体压缩度、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后末次随访椎体高度丢失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和IPKP组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14%和8%(P〉0.05),椎体骨折再发生率分别为20%和5%(P〈0.05)。两组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VAS与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术前与术后、术前与末次随访时VAS、OD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末次随访VAS、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和IPKP治疗OVCF均可恢复椎体高度,缓解患者疼痛和提高活动功能。但IPKP的术后远期椎体高度再丢失率较小,椎体再骨折发生率低。

关 键 词:椎体成形术 胸椎 腰椎 骨质疏松性骨折

分 类 号:R687.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