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影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流行的因子分析    

Factor analysis of epidemic of 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冰[1] 陈观浩[2] 江满桃[1] 梁盛铭[2] 任惠[3] 陈梅珍[2] 黄华英[2]

机构地区:[1]广东省化州市气象局,化州525100 [2]广东省化州市病虫测报站,化州525100 [3]广东省茂名市植物保护站,茂名525000

出  处:《植物保护》

基  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B020416001);茂名市气象局气象科技计划项目[茂气(2012)114号]

年  份:2016

卷  号:42

期  号:2

起止页码:204-20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CD、CSCD_E2015_2016、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稻区新发生的一种重要病毒性病害。本文通过大田调查、田间试验并结合气象资料分析,表明品种抗性、种植方式、播种期、播种地段和气象因子等是影响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不同类型水稻的发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杂交稻发病最重,糯稻发病次之,常规稻发病最轻。同一类型的杂交稻不同品种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耐)病性存在较大差异。‘特优161’最感病,‘华优638’最抗病。抛栽田比移栽田和直播田发病轻。不同播种期显著影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率。在化州稻区,播种早的发病重于播种迟的。晚稻秧田靠近早稻本田的田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重,秧田远离早稻本田的田块发病较轻。6月中旬-7月上旬降水日数、6月下旬-7月上旬相对湿度和8月上旬平均最高气温等气象因子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关系最密切。

关 键 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发病因素 田间调查 发病率

分 类 号:S435.1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