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围封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群落特征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Effects of fencing on vegetation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and soil properties of a typical steppe in Inner Mongoli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勇[1,2] 刘爱军[2] 李兰花[2] 陈海军[3] 宋向阳[2] 王保林[2] 罗冬[1] 王明玖[1]

机构地区:[1]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9 [2]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勘察规划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3]内蒙古自治区生物技术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1

出  处:《草业学报》

基  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不同生态类型区域生态评估及风险预测技术研究";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60402)资助

年  份:2016

卷  号:25

期  号:5

起止页码:21-2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SCD、CSCD2015_2016、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围封作为退化草原恢复与重建的重要措施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草原生态恢复工程中。为科学评价围封对退化草原的恢复效果,在内蒙古典型草原,选择围封及其对应的围栏外自由放牧草原,采用野外样方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围封对群落植物种组成、功能群组成、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及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封处理中植物种类(22种)多于自由放牧处理(17种),群落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Pa)、均匀度指数(JP)和地上生物量在围封和自由放牧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灌木、半灌木和多年生杂类草的重要值、物种所占比例、地上生物量和3种多样性指数(H、Pa和JP)在围封处理中显著大于自由放牧处理(P<0.05);多年生禾草仅地上生物量在围封处理中高于自由放牧(P<0.05);一、二年生草本的重要值、物种所占比例、地上生物量和3种多样性指数在围封处理中显著小于自由放牧处理(P<0.05)。生态类型功能群物种所占比例和地上生物量在围封和自由放牧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两种处理间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但都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围封处理下降幅度小于自由放牧处理。

关 键 词:围封 自由放牧 物种组成  功能群特征  物种多样性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分 类 号:S812[草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