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38 [2]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 [3]浏阳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4]解放军第一五九中心医院全军烧伤中心 [5]河南大学附属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
年 份:2016
卷 号:32
期 号:5
起止页码:260-26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严重烧伤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1月-2015年6月,5家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252例严重烧伤患者,按第三军医大学补液公式进行液体复苏。根据入院时治疗前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将患者分为非心肌损伤组(CK-MB〈75U/mL)118例和心肌损伤组(CK-MB≥75U/mL)134例。统计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化学烧伤例数、伤后入院时间、烧伤总面积、Ⅲ度面积、吸入性损伤例数,入院时及伤后24、48hHb、血细胞比容、血乳酸,伤后24、48h尿量、补液量,入院时及伤后24、48h肌酐、尿素氮、总胆汁酸、二胺氧化酶水平,病死率。另外将患者按照烧伤总面积分为3组:小于50%TBSA组110例、大于或等于50%TBSA且小于80%TBSA组83例、大于或等于80%TBSA组59例,统计3组患者心肌损伤发生率。对数据行X2检验、t检验、Wilcoxon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并进行Bonferroni校正。对252例患者基本资料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252例患者烧伤总面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其对心肌损伤发生的预测效果。结果(1)2组患者年龄、体质量、化学烧伤例数、吸入性损伤例数、Ⅲ度面积比较,差异不明显(t值分刖为0.20、0.31,X2值分别为0.49、4.10,Z=1.42,P值均大于0.05);性别、伤后入院时间、烧伤总面积比较,差异明显(X2=5.00,t值分别为2.44、3.13,P〈0.05或P〈0.01)。(2)性别、伤后入院时间、烧伤总面积是影响患者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2.608、3.620、1.030,95%置信区间分别为1.315~5.175、1.916~6.839、1.011~1.049,P值均小于0.01)。(3)小于50%TBSA组、大于或等于50%TBSA且小于80%TBSA组、大于或等于80�
关 键 词:烧伤 危险因素 死亡率 心肌损伤
分 类 号:R64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