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滇池水生植物分布对沉积物间隙水中不同形态氮的影响  ( EI收录)  

Concentrations of Different Nitrogen Forms in Interstitial Water along Sediment Columns as Affected by Aquatic Plants in Dianchi Lak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丁帅[1,2,3,4] 焦立新[2,3] 王圣瑞[2,3] 张蕊[2,3] 肖焱波[1,4] 李乐[2,3] 余佑金[2,3]

机构地区:[1]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医药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 [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北京100012 [4]云南民族大学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研究所,云南昆明650500

出  处:《环境科学研究》

基  金: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2-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202235)

年  份:2016

卷  号:29

期  号:5

起止页码:700-70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CSSCI、CSSCI_E2014_2016、EI、IC、JST、NSSD、PROQUEST、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揭示水生植物分布对滇池沉积物间隙水中各形态氮质量浓度的影响,于2015年6月在滇池分别采集有植物区域和无植物区域的沉积物柱状样,检测间隙水及上覆水中DTN(溶解性总氮)、NH4+-N、NO3--N和DON(溶解性有机氮)的质量浓度,分析其垂向变化特征以及水生植物对间隙水中各形态氮的释放控制效果.结果表明:1水生植物改变了柱状沉积物间隙水中不同形态氮的分布规律,并且这种改变随湖区不同而表现不尽一致;2水生植物显著降低了沉积物间隙水中DON的贡献率,有植物分布区域ρ(DON)对ρ(DTN)的平均贡献率为41.05%,无植物区域可达58.48%;3水生植物显著抑制了沉积物中无机氮的释放,促进了DON的转化,同一采样点有植物区域NH_4^+-N和NO_3^--N的沉积物-水界面扩散通量分别比无植物区域平均降低了87.52%和91.99%;4水生植物生长显著削减了沉积物间隙水中氮的质量浓度,其中ρ(DON)的削减率达到了53.27%~80.42%.研究显示,水生植物根系作为微生物和多种活性酶的主要载体,为沉积物有机氮的矿化降解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 键 词:水生植物  沉积物 间隙水 氮 控制效果  

分 类 号:X5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