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獐子岛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周年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Annual variation in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ambie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adjacent waters of Zhangzi Islan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雪[1,2] 栾青杉[1] 孙坚强[1] 杜美荣[1] 梁峻[3] 臧有才[3] 张媛[3] 王俊[1]

机构地区:[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碳汇渔业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2]天津渤海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室,天津300457 [3]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01

出  处:《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基  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603022011001)

年  份:2016

卷  号:31

期  号:3

起止页码:315-32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A、CSCD、CSCD_E2015_2016、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了解獐子岛海域扇贝底播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的周年变化特征,于2011—2012年对该水域浮游植物及其理化环境进行了12个航次的逐月调查。结果表明:利用采水样品的Utermohl倒置显微镜分析方法,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3属119种,夏、秋季物种组成以甲藻和金藻为主,冬、春季以硅藻为主,裸藻、甲藻次之;各月平均细胞丰度变化为(17-312)×10^3cells/L,年平均为77×10^3cells/L,在春季(3、4月)和秋季(9、10、11月)出现两个丰度高峰;物种多样性程度在秋季较好,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柔弱几内亚藻Guinardia delicatula、太平洋海链藻Thalassiosira pacifica等硅藻物种在全年保持优势,梭状角藻Ceratium fusus、小等刺硅鞭藻Dictyocha fibula、运动异双鞭藻Eutreptiella gymnastica分别在夏、秋、春季形成优势;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和冗余分析显示,水温和溶解氧是调查区浮游植物群落周年变化的关键驱动因素,溶解态无机N、P营养盐对细胞的丰度分布、优势种演替亦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獐子岛海域浮游植物饵料丰富、丰度水平稳定,适宜扇贝生长和可持续的底播养殖;具槽帕拉藻、太平洋海链藻、梭状角藻等物种皆可以作为养殖区的饵料指示种。

关 键 词:浮游植物 群落 周年变化 獐子岛  多元分析  

分 类 号:Q143[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