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1990-2012年淮河流域粮食生产的时空演进及驱动机制    

Evolution of Temporal-spatial Pattern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 in Huaihe River Basin During 1990-2012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高军波[1,2,3] 刘彦随[2] 张永显[1]

机构地区:[1]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3]乔治亚南方大学地质与地理系,美国乔治亚州30458

出  处:《水土保持通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个体时空行为的城市公共服务消费空间;社会剥夺与规划调控研究"(41401171);"城乡发展转型的资源环境效应及其优化调控研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41130748);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4YJCZH028);国家留学基金([2013]5045)

年  份:2016

卷  号:36

期  号:3

起止页码:179-18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CD、CSCD_E2015_2016、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动态研究粮食连增及农业政策调整背景下淮河流域1990—2012年的粮食产量时空变化进程及影响因素,为淮河流域科学合理粮食安全政策构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区域重心计算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技术。[结果](1)淮河流域粮食总产量及县域均值持续增长。高产县域集中在流域中游皖北地区,中高产县域逐步向中上游推进,低产县域日趋边缘化。(2)淮河流域粮食产量重心呈西进南移态势变动,西进速率减缓,南北波动幅度较小,空间格局趋向稳定。(3)县域粮食产量分布呈显著空间聚集性特征,且有持续增强趋势。高产县域聚集于流域中游豫皖交界及下游苏中沿海地区;低产县市逐步集中连片聚集于流域上游豫西北边缘地区;高—低与低—高聚集县域规模较小,空间分布变化剧烈。[结论]水土资源变化、农业新技术及政策倾斜、种粮比较效益等主导因素共同驱动流域粮食产量空间格局演进。

关 键 词:粮食生产 时空演变  驱动机制  淮河流域

分 类 号:F329.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