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色短杆菌ilvN基因定点突变和ilvBN、ilvC串联表达对L-缬氨酸产量的影响  ( EI收录)  

Effects of Brevibacterium flavum with directed mutagenesis of ilvN and co-expression of ilvBNC cluster on L-valine produc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曾邦定[1] 黄钦耿[1] 梁玲[2] 郭小雷[2] 王明兹[1] 施巧琴[1] 吴松刚[1]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117 [2]福建省麦丹生物集团有限公司福州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08

出  处:《化工学报》

年  份:2016

卷  号:67

期  号:7

起止页码:2956-296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64402973797)、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由ilv BN、ilv C基因编码的乙酰羟酸合成酶(AHAS)和乙酰羟酸异构还原酶(AHAIR)是L-缬氨酸合成途径的两个关键酶。本实验以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lavum MD515为出发菌株,通过PCR技术扩增其ilv BN和ilv C基因,对调节亚基ilv N进行定点突变,获得抗反馈抑制突变型编码基因ilv BNrC;然后将其插入穿梭表达载体p Z8-1中,构建串联表达质粒p Z8-1-ilv BNrC并转化出发菌株,筛选获得工程菌株B.flavum MD515/p Z8-1-ilv BNrC。摇瓶发酵该工程菌株L-缬氨酸产量达29.5 g·L-1,较出发菌株提高27.7%,同时生长速度和生物量也比出发菌株有所提高,丙氨酸含量降低,L-亮氨酸及L-异亮氨酸含量提高。在30 L发酵罐连续补料发酵60 h后L-缬氨酸产量达61.7 g·L-1,糖酸转化率为39.2%。菌株MD515/p Z8-1-ilv BNrC发酵液透光率较出发菌株高且蛋白含量低,这些特性有利于发酵液后期的分离提取。

关 键 词:L-缬氨酸 定点突变 乙酰羟酸合成酶  乙酰羟酸异构还原酶  共表达

分 类 号:Q815[生物工程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