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温和灸激痛点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for Treatment of Shoulder-back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with Mild Moxibustion at Trigger Poi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沈阳110847 [2]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沈阳110003 [3]辽宁省中医院康复中心,沈阳110847
基 金:辽宁省科技厅社会发展攻关计划项目(No.2012225018)
年 份:2016
卷 号:41
期 号:4
起止页码:334-33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比较温和灸与针刺激痛点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疗效差异,为肩背部MPS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60例肩背部MPS患者随机分为温和灸组和针刺组,每组30例,两组均选取疼痛部位的激痛点进行治疗。温和灸组采用温和灸疗法,每次艾灸因人而异,20~100min不等,以患者出现透热感为度;针刺组采用毫针与皮肤呈45°角斜刺入并贯穿激痛点结节,每次留针30min。两组每日均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国际公认的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McGill)作为观察指标,以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时疼痛强度(PPI)的变化来评价疗效。结果:温和灸组愈显率80.0%(24/30),优于针刺组愈显率40.0%(12/30,P〈0.001)。治疗后两组PRI、VAS、PPI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01);两组治疗后PRI、VAS、PP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温和灸激痛点与针刺激痛点对肩背部MPS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温和灸治愈显效更为明显,且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关 键 词: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温和灸 肌筋膜激痛点 针刺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分 类 号:R245.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