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国外技术引进与本土创新增长:互补还是替代--基于异质吸收能力的视角    

Foreign Technology Import and Growth of Local Innovation: Complementary or Substitution——An Analysis Based on Heterogeneous Absorptive Capac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肖利平[1,2] 谢丹阳[1,2,3]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2]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3]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出  处:《中国工业经济》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后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批准号14JJD79000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地区差异的追赶绩效理论模型与经验分析研究”(批准号12CJL037)

年  份:2016

卷  号:0

期  号:9

起止页码:75-9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4_2016、NSSD、RWSKHX、SKJJZZ、核心刊

摘  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是许多后进经济实现技术追赶与创新增长的重要渠道。然而,国外的创新成果对本土技术创新增长既有互补效应又有替代效应,哪一种效应占优取决于技术吸收能力,由于吸收能力的不同,国外技术引进对本土创新增长呈现不同的效应。本文利用面板门槛回归方法,从异质吸收能力的视角,考察了各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国外技术引进对其新产品创新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和创新追赶效应。研究发现:1存在创新追赶效应,初始新产品创新水平越低的地区后来的创新增长越快;2自主创新投入对新产品创新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国内技术购买对新产品创新增长没有显著的影响;3国外技术引进对于新产品创新增长存在显著的异质吸收能力单门槛效应:无论从初始技术水平、消化吸收支出还是从技术改造支出衡量的吸收能力看,在那些吸收能力低于门槛水平的地区,引进国外技术对于创新增长都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对本土创新呈现"创新替代"而非"创新互补"效应。因此,应当培育多层次的技术吸收能力,构建促进国外创新到本土创新转换的激励机制和联动机制,并推行差别化的创新发展政策,落后地区应首先加强吸收能力积累,发达地区则侧重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创新。

关 键 词:技术引进 创新增长  追赶效应  吸收能力门槛  

分 类 号:F06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