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修订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及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 Chinese Version(MLQ-C)in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Its Relations with Psychological Qual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鑫强[1] 游雅媛[1] 张大均[2]

机构地区:[1]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健康研究中心/江西省心理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22 [2]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庆400715

出  处:《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江西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51BAB215033)

年  份:2016

卷  号:38

期  号:10

起止页码:161-16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CD、CSCD_E2015_2016、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检验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修订版(MLQ-C)在大学生群体中的适用性,并探讨生命意义感与心理素质的关系.方法:运用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和MLQ-C对676名来自10个省市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MLQ-C包括寻求意义和拥有意义2个维度;2效度分析表明,寻求意义和拥有意义2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07,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27和0.396,与心理素质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36和0.504,均p<0.001;3除动力的求成性外,心理素质诸因子与拥有意义的相关系数(r在0.148至0.518之间,p<0.001)均分别大于相应心理素质诸因子与寻求意义维度(r在-0.104至0.332之间);4心理素质的认知品质因子、个性品质因子及适应性因子对MLQ-C总分及其2因子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对拥有意义的回归系数远大于对寻求意义的回归系数,尤其体现在实践的目的性和职业适应性这2个心理素质因子上.结论:MLQ-C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心理素质与拥有意义的关联性大于心理素质与寻求意义的关联性,拥有意义相对于寻求意义更能代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 键 词:大学生 生命意义感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  

分 类 号:B841.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