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两种缝合方式对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The effects of two suture techniques on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fter mandibular lower impacted third molar extrac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惠镠玲[1,2] 李冰[1] 张栋华[1] 丁思阳[1] 陈宁[1]

HUI Liuling LI Bing ZHANG Donghua DING Siyang CHEN Ning.(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Oral Diseases,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 Depar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tomatology,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9, China)

机构地区:[1]南京医科大学口腔疾病研究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江苏南京210029 [2]上海黄浦区牙病防治所修复正畸科,上海200000

出  处:《口腔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109);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工程(2014-37)

年  份:2016

卷  号:36

期  号:11

起止页码:1006-101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的缝合方式对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需翻瓣去骨拔除的下颌低位阻生智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术中均采用传统角形切口(近中颊侧切口+远中切口),对照组拔牙术后切口采取完全缝合(远中切口缝合+颊侧切口缝合),观察组拔牙术后切口采取部分缝合(远中切口缝合+龈瓣转折处缝合,颊侧切口不缝合),两组术后均常规预防性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术后48 h及7 d拔牙后出血、面颊部肿胀、疼痛及张口受限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在48 h及7 d拔牙后出血、疼痛、张口受限及面部肿胀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缝合方式对于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出血、疼痛、张口受限及局部肿胀程度等并发症并无明显差异,但部分缝合术可以减少手术操作时间,简化手术过程,减少患者的创伤。

关 键 词:智齿 拔牙术 缝合术 并发症

分 类 号:R782.11[口腔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