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广西境内马褂木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ISSR analysis on genetic diversity of Liriodendron chinense natural populations in Guangxi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龙梅[1] 石晓蒙[1,2] 蒋维昕[1] 白天道[1] 蒙奕奕[1] 谭飞燕[1] 黄寿先[1]

机构地区:[1]广西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4 [2]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37

出  处:《广西植物》

基  金:广西科技攻关项目(桂科攻10100012-2)~~

年  份:2017

卷  号:37

期  号:1

起止页码:22-2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A-PROQEUST、CSCD、CSCD_E2017_2018、IC、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弄清广西境内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布情况,该研究运用ISSR分子标记,对广西境内现存的6个野生马褂木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广西马褂木群体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个参试群体的平均(及总体)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度(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1.454 1(1.633 7)、0.257 6(0.363 3)和0.378 6(0.529 3);群体间存在基因流动但水平有限(Nm=1.218 4),使群体间存在较高遗传分化(Gst=0.291 0);聚类分析(UPGMA)将6个天然群体分为东部(全州QZ、资源ZY及融水老堡RS-L)、西部(融水安太RS-A、环江HJ及乐业LY)两组,其中东部组具有较低遗传多样性及较高的遗传分化,可能受到较强的人为干扰;Mantel检验表明群体间符合距离隔离模式(R=0.545,P=0.043),表明人为破坏导致的生境碎片化是造成广西马褂木天然群体遗传分化的重要原因。针对广西马褂木天然群体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及较高的遗传分化,除了考虑对遗传多样性较高群体(如RS-A及HJ)进行原地保护外,宜对各群体采集种子或穗条,统一营建基因资源收集区,以供后续育种及生产利用。

关 键 词:马褂木 天然种群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分 类 号:Q943[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