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佐治亚理工学院地球与大气科学系 [3]山东省气候中心 [4]中国人民解放军95718部队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5041);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22015zr0252)共同资助
年 份:2017
卷 号:35
期 号:1
起止页码:12-2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利用MERRA再分析资料,选取2007年江淮梅雨作为研究个例,通过对上对流层、下平流层(UTLS)区域3种化学示踪物(臭氧、一氧化碳和水汽)及位涡的水平与垂直分布变化的分析,探讨梅雨发生前后梅雨区上空的平流层—对流层物质交换(STE)特征。研究表明,梅雨期存在由对流层顶折卷造成的跨越对流层顶向下的物质传输和对流活动引起的物质向上传输。入梅前,主要是由对流层顶折卷造成的物质向下传输(至少能达到300 h Pa),这一过程导致对流层中上层存在高浓度臭氧及一个干层;随后,伴随梅雨的发生,对流活动频繁出现,对流层顶开始抬升,在入梅第二天已经恢复到对流层顶折卷过程发生之前的高度,对流层内的高浓度臭氧和干层也随对流层顶折卷的东移而移出梅雨区。还通过分析梅雨区臭氧和整个亚洲夏季风区臭氧的相对变化量发现,整个梅雨期的STE为物质的向下传输,在UTLS区,梅雨区对亚洲夏季风区的STE贡献为跨越对流层顶向下传输。
关 键 词:平流层—对流层物质交换 梅雨 一氧化碳 水汽 臭氧
分 类 号:P40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