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以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解析Cr-C共晶成分  ( EI收录)  

Explanation of Cr-C eutectic points using the cluster-plus-glue-atom mode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同[1] 胡小刚[1,2] 吴爱民[1] 林国强[1] 于学文[2] 董闯[1]

机构地区:[1]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4 [2]大连纳晶科技有限公司,大连116600

出  处:《物理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批准号:2016YFB0101206)资助的课题~~

年  份:2017

卷  号:66

期  号:9

起止页码:82-9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EI(收录号:20172603813403)、IC、JST、RCCSE、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403077300010)、SCIE、SCOPUS、WOS、ZGKJHX、ZMATH、核心刊

摘  要:Cr-C体系材料是重要硬质防护涂层的代表,具有共晶特征.我们的前期工作指出,共晶合金满足双团簇近程序结构模型,由两种稳定液体亚单元构成,各自满足理想非晶团簇成分式,这里的第一近邻团簇来自相关共晶相.显然共晶成分解析的关键在于获得团簇,而相结构中往往存在多种团簇,进入到非晶/共晶团簇成分式的主团簇定义是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应用Friedel振荡理论及原子密堆,以团簇分布的球周期性及孤立度为判据,以Cr-C共晶相为例,进一步细化了共晶相中的主团簇选择流程,再搭配以2,4或6个连接原子,获得了描述共晶成分Cr_(86)C_(14)和Cr_(67.4)C_(32.6)的双团簇成分式:[Cr-Cr_(14)+C-Cr_9]Cr C_3和[C-Cr_9+C-Cr_8]C_6,其中四种团簇分别来自共晶相Cr,Cr_(23)C_6,Cr_7C_3和Cr_3C_2.该工作进一步证实了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在共晶点解析中的普适性,并从理论上支持了相关的材料设计.

关 键 词:Cr-C  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  共晶点 主团簇  

分 类 号:O6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