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微裂缝发育泥页岩地层井壁稳定技术研究与应用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Borehole Stabilization Technology in Shale Strata Containing Micro-Fractur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于雷[1] 张敬辉[1] 刘宝锋[1] 孙荣华[2] 季一冰[1] 刘传清[3]

机构地区:[1]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00 [2]中石化新疆新春石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3]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海洋钻井公司,山东东营257055

出  处:《石油钻探技术》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开发环境检测与保护关键技术"课题五"致密油气开发环境保护技术集成及关键装备"(编号:2016ZX05040-005);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低活度水基钻井液体系研究"(编号:JP15015)部分研究内容

年  份:2017

卷  号:45

期  号:3

起止页码:27-3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CD、CSCD_E2017_2018、JST、PA、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泥页岩微裂缝发育,微裂缝宽窄不等,形状多变不规则,导致钻井过程中泥页岩地层易出现井壁失稳问题,为此,提出了全固相粒度优化+多元协同封堵技术,通过对钻井液自身的固相粒度及需添加的暂堵剂的粒度进行优化,并对胶乳沥青、纳米乳液和铝基聚合物等3种封堵材料进行复配,以期达到多元协同封堵泥页岩微裂缝的目的。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粒度优化后的钻井液API滤失量由4.8mL降为3.2mL,高温高压滤饼的抗剪切强度系数为0.74,岩心动滤失量显著降低。全固相粒度优化+多元协同封堵技术在渤海某油田和胜利油田多口井进行了现场应用,优化后的微裂缝封堵钻井液高温高压滤失量显著降低,成功钻穿大段含油泥页岩,未发生井下故障。室内试验与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全固相粒度优化+多元协同封堵技术能显著提高泥页岩地层的井壁稳定性,为同类型地层水平井的安全快速钻进提供技术借鉴。

关 键 词:泥页岩 微裂缝 井眼稳定 多元协同  封堵  粒度分布

分 类 号:TE25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