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耕作方式及施氮水平对砂姜黑土物理性状、微生物学特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Effect of Different Tillage Methods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Amount on Lime Concretion Black Soil Physical,Microbial Characteristics and Wheat Yiel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2 [2]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3]河南省夏邑县农技中心,河南夏邑476400 [4]河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基 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07B07-4;2015BAD26B00)
年 份:2017
卷 号:46
期 号:8
起止页码:13-2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SCD、CSCD_E2017_2018、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以矮抗58为材料,探讨旋耕高氮(RT+HN)、旋耕中氮(RT+MN)、旋耕低氮(RT+LN)、深耕高氮(DT+HN)、深耕中氮(DT+MN)、深耕低氮(DT+LN)6个处理对砂姜黑土物理性状、微生物学特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以期探明砂姜黑土农田适宜的耕作和施氮组合并为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耕作方式来看,与旋耕处理相比,深耕处理可显著降低15~35 cm土层土壤的容重,深耕处理15~25 cm和25~35 cm土层土壤容重分别降低5.9%和7.7%;可显著提高苗期15~35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可提高15~25 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显著提高15~25 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可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可显著提高穗粒数和千粒质量,2 a分别增产7.5%和7.7%。从施氮水平来看,施氮水平对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影响不显著,氮肥能够抑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增加;与中氮和低氮处理相比,2 a高氮处理分别增产2.3%、2.6%和7.2%、6.9%。从不同处理来看,DT+HN/MN处理对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效果较好,对增强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效果较好;小麦产量以DT+HN处理最高,DT+MN处理次之,两者差异不显著,RT+LN处理最低,DT+HN处理分别较DT+MN和RT+LN处理增产2.7%和14.7%。综合考虑,DT+MN处理最佳。
关 键 词:砂姜黑土 耕作方式 土壤容重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土壤酶活性
分 类 号:S341] S15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