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湿地互花米草-芦苇混合交错带提取方法    

Extracting the Transitional Zone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and Phragmites australis in the Wetland Using High-resolution Remotely Sensed Imag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姚红岩[1] 刘浦东[1,2,3] 施润和[1,2,3,4] 张超[1,2,3,4]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241 [2]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1 [3]华东师范大学环境遥感与数据同化联合实验室,上海200241 [4]华东师范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中美新能源与环境联合研究院,上海200062

出  处:《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00392);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专项课题(10-Y30B11-9001-14/1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016YFC1302602);上海市科委重大专项课题(15dz1207805);上海市卫计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5GWZK0201)

年  份:2017

卷  号:19

期  号:10

起止页码:1375-138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7_2018、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互花米草是中国东部河口滩涂湿地主要入侵物种之一,其与本地物种芦苇竞争生长,形成了大范围的混合交错带。该交错带是研究湿地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重要信息,但因2种物种光谱的相似性及其在交错带的组成复杂性,使利用遥感技术提取交错带难度较大。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将二者生长物候差异与其光谱特征相结合,考虑二者海陆位置分布差异,运用实测剖面观测数据确定光谱指标和阈值的综合提取方法。运用高分一号多光谱遥感数据,通过分析不同时相互花米草与芦苇冠层光谱差异,确定用来提取混合交错带的高分遥感影像,实现了研究区互花米草-芦苇混合交错带的提取。结果表明:不同时相宜选用不同的提取指标,本研究中在春季选择了近红外波段反射率,而秋季则选择了红波段反射率;2个时相的混合交错带范围存在明显差异,客观反映了互花米草与芦苇在不同季节的竞争状况。

关 键 词:混合交错带  互花米草 芦苇 光谱特征 高分一号  

分 类 号:Q948[植物生产类] TP7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