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老年人口分布的集疏格局及其形成机制  ( EI收录)  

The spatial pattern of aging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its generating mechanism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东霞[1,2] 韩增林[1] 王利[3]

ZHAO Dongxia HAN Zenglin WANG Li(Marine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Liaoning, China School of Management,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i 16029, Liaoning, China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Liaoning, China)

机构地区:[1]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大连116029 [2]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大连116029 [3]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大连116029

出  处:《地理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136)~~

年  份:2017

卷  号:72

期  号:10

起止页码:1762-177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SCD、CSCD2017_2018、CSSCI、CSSCI2017_2018、EI、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中国已全面进入快速老龄化社会,研究老龄人口空间集疏格局及形成机制,不仅是开展老龄人口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也是指导面向老龄化社会城市更新问题的关键所在。选取地级以上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基于五普、六普老年人口数据,采用老龄化率、集聚度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定量分析2000年和2010年全国城市老年人口分布的集疏格局及空间关联。研究表明: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总体处于老龄化中期水平,城市间老龄化空间分异较大,老年人口密集区城市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稀疏区城市则均位于胡焕庸线以西,这与总人口分布状况基本一致;高密区城市基本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密区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中原、山东半岛、成渝和京津冀地区,为中国分布范围最广的老年人口集聚区;城市间人口老龄化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特征,空间集聚状况有所增强,人口老龄化空间格局表现出以热点区为中心,逐渐向外围过渡的"中心—外围"结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城市化建设、人口环境等是导致老年人口集疏格局的关键形成因素。

关 键 词:老年人口分布  集疏格局  形成机制  地级城市 中国  

分 类 号:C924.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