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普光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Lower Triassic Feixianguan Formation carbonate reservoir in Puguang gas fiel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冉[1] 霍飞[2] 王鑫[3] 杨涛[4] 李熹微[3] 陈柯童[3]

机构地区:[1]成都理工大学 [2]西南石油大学 [3]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 [4]中石化胜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出  处:《中国石油勘探》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碳酸盐岩礁滩相储层研究"(2008ZX05017-01-01-01)

年  份:2017

卷  号:22

期  号:6

起止页码:34-4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IC、JST、PA、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寻找优质储层发育带对于普光气田实现"少井高效"的深化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普光气田飞仙关组海相碳酸盐台地边缘浅滩—台地前缘斜坡具有沉积水体浅、蒸发作用强的特点,发育了飞仙关组飞一+二段台地边缘浅滩相鲕粒云岩和飞三段蒸发台地潟湖相泥晶—粉晶云岩的储层组合,形成以次生孔隙为主、缝洞发育较少的储集空间,其中飞一+二段的鲕粒云岩储层具有大孔中粗喉、中高孔高渗的良好储集特点,而飞三段泥晶—粉晶云岩具有微孔微喉、低孔低渗的较差储集特点。研究发现,储层发育的优质程度主要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联合控制,其中沉积作用是基础,台地边缘浅滩沉积为最有利的储集相带;成岩作用是关键,白云石化和两期生烃的溶蚀叠加作用形成了大量的次生溶蚀孔洞,极大改善了储层的储集性能;早期的构造升降控制了烃源岩和储层的形成演化,后期的北东向断裂体系决定了油气运移的优势路径,断裂和裂缝提供了良好的渗滤通道,形成潜在的优质储层发育区。

关 键 词:普光气田 飞仙关组 碳酸盐岩气藏 储集特征 主控因素  

分 类 号:TE11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