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高寒区温度三因子的时间变化及其与水稻产量的关系研究    

The Temporal Change of Three Air Temperature Factors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Air Temperature and Rice Yield in Very Cold Reg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姜丽霞[1] 宫丽娟[1] 刘泽恩[2] 于瑛楠[1] 王铭[1] 赵慧颖[1]

机构地区:[1]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2]哈尔滨市通河县气象局,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出  处:《灾害学》

基  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606);中国气象局核心业务发展专项(CMAHX20160205)

年  份:2018

卷  号:33

期  号:1

起止页码:5-1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_E2017_2018、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高寒区——黑龙江省44个气象观测站1980-2014年气象资料和水稻单产资料,以旬为时间单元将生长季(5-9月)划分为15个研究时段,引入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3个温度因子,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温度三因子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并构建温度因子与水稻产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1980-2014年间,研究区作物生长季内各研究时段温度三因子随时间总体以升高为主,其中最低气温升温显著。5-6月是温度升高较快时期,升温形势表征为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升温显著不对称。(2)1980-2014年间,5月中旬至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中旬、9月中旬至9月下旬有气温因子发生突变,突变主要发生在19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突变后升温剧烈,升幅为1.2~2.2℃。(3)研究期间,研究区水稻生长季内大部研究时段的温度因子与水稻单产相关显著(P<0.01,P<0.05),5-7月是温度三因子与水稻单产相关最显著的时间段,其中最低气温与水稻单产相关最显著。(4)1980-2014年间,在不同研究时段内,温度单因子均与水稻单产呈正相关,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对产量的影响为正效应。温度各因子每升高1℃,水稻单产升高幅度为307~722 kg/hm2。

关 键 词:高寒区  温度三因子  时间变化  水稻产量

分 类 号:X43] S5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