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景点评选、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与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Selection Activities of Scenic Spots,the Supply of Government Public Services and Regional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IU Rui-ming;LI Lin;KANG Yan-kun;ZHAO Yong(National Academy of Development and Strateg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127, China;Institute of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 Beijing 100872, 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2]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改革拖延及其治理机制研究"(批准号18XNI007)
年 份:2018
卷 号:0
期 号:2
起止页码:118-13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旅游经济被认为是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绿色"驱动力,为了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常常通过"景点评选"来向外界展示地区的风景名胜。这些评选活动是否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借助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评选的"准自然实验",本文首次利用2002—2015年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景点评选对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地区景点被评选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后,并未显著带动旅游经济指标的提升。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评选之所以未能取得预想效果,是因为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理解为是"终身制",缺乏来自上级部门的考核评价机制,导致景区配套公共服务发展滞后,无法充分发挥对旅游经济的促进效应。从2012年开始,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考核评估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一状况,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经济带动作用开始攀升。上述逻辑在后续的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得到了佐证。本文的发现为相关部门对于旅游景点的考核管理政策给予了实证支持,也为未来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 键 词:景点评选 公共服务 旅游经济发展 准自然实验 双重差分方法
分 类 号:F1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