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血鹦鹉家系的体型性状判别分析及遗传差异分析    

Discriminant analysis of body traits and genetic differences in blood parrot families( Vieja synspila Hubbs♀ ×Amphilophus citrinellus Gunth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春艳[1] 吴会民[1] 李婵[2] 刘肖莲[1] 白晓慧[1] 张先光[3] 付志茹[1] 姜巨峰[1]

机构地区:[1]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天津市观赏鱼技术工程中心,天津300221 [2]铁岭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辽宁铁岭112000 [3]天津嘉禾田源观赏鱼养殖有限公司,天津301809

出  处:《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基  金:天津市水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ITTFRS2017016);天津市农村科技帮扶工程项目(15ZXBFNC00190);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2ZCDZNC06000);天津市水产局青年科技项目(J2014-28青)

年  份:2018

卷  号:33

期  号:1

起止页码:19-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A、CSCD、CSCD_E2017_2018、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揭示不同体型血鹦鹉家系(Vieja synspila Hubbs♀×Amphilophus citrinellus Gunther♂)的种质差异,对不同血鹦鹉家系开展体型性状判别分析及遗传差异分析。采用SPSS 21.0软件对血鹦鹉家系进行判别分析并建立判别函数,利用6对微卫星标记检测血鹦鹉家系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广义线性模型(GLM)筛选与经济性状显著相关的标记,利用Duncan’s多重比较分析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利用判别分析法建立的判别函数较为成功,判别准确率为95%;6个微卫星标记均能在2个血鹦鹉家系中扩增出清晰稳定的条带,扩增片段大小为174~416 bp;各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_e)为1.032~3.908,期望杂合度(H_e)为0.031~0.756,观测杂合度(H_o)为0.031~0.969,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30~0.696,YT家系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JT家系;分子标记Vsac05与体长/体高和全长/体高显著相关(P<0.05);多重比较结果表明,该标记的AC、AD、BC基因型只在YT家系中出现,等位基因C(375 bp)是YT家系特有的基因。研究表明,分子标记Vsac05可用于血鹦鹉分子育种,以提高血鹦鹉鱼的优级率。

关 键 词:血鹦鹉 判别分析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关联分析  

分 类 号:S917.4[水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