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河南禹州瓦店遗址2007、2009年度植物遗存浮选结果分析    

Analysis of the Flotation Results of the Plant Remains from Wadian site(2007 and 2009)in Yuzhou,Henan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昶[1] 赵志军[2] 方燕明[3]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市102488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100710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郑州市450000

出  处:《华夏考古》

基  金:“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之“公元前3000~前1500年长江、黄河、西辽河流域的生态、资源与技术研究(2010BAK67B05)——禹州瓦店遗址聚落形态研究”;“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区域聚落与居民研究(2013BAK08B05)——禹州瓦店聚落形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课题“中国古代农业起源和发展”(2017KGYJ039);“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重大委托课题——嵩山地区文眀化进程与华夏文明的形成”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8

期  号:1

起止页码:95-10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_E2017_2018、RWSKHX、核心刊

摘  要:河南禹州瓦店遗址是中原地区龙山晚期的中心聚落之一,本文主要针对2007、2009年度该遗址龙山晚期的浮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两次浮选出土的农作物遗存主要包括粟(Setariaitalic)、泰(Panicummiliaceum)、稻谷(Oryzasativa)、大豆(Glycinemax)、小麦(Triticumaestivum)等,其中,粟的绝对数量和出土概率均居首位,稻谷和黍相当,大豆略低。此外,藜(Chenopodiumalbum)、草木犀(Melilotusofficinalis)、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紫苏(Perillafrutescens)等出土较多,藜、小型豆科表现出不成熟的特征,推测可能与“藜藿之羹”相关;紫苏存在集中出土现象,颗粒饱满,有栽培的可能。通过对炭化植物遗存出土密度的分析,发现壕沟及夯土基址局部有植物遗存富集现象,以夯土基址为核·心的发掘区炭化遗存含量整体偏低,与发掘者推测的祭祀设施“珲”相吻合。

关 键 词:瓦店遗址  龙山晚期  浮选 旱作 稻谷

分 类 号:K87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