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温针灸与常规针刺治疗阳虚寒凝、络脉瘀阻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比观察    

Warming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for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with syndrome of yang deficiency and cold coagulation, obstruction of collaterals and blood sta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马国庆[1] 叶婷[1,2] 孙忠人[2]

机构地区:[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尔滨150001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

出  处:《中国针灸》

基  金: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整理、传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科研课题:cz14-19; 黑龙江省政府博士后资助经费项目:LBH-Z16198; 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QC 2017115

年  份:2018

卷  号:38

期  号:3

起止页码:229-23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7_2018、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比较温针灸与常规针刺治疗阳虚寒凝、络脉瘀阻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64例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和针刺组,每组32例。在降糖治疗基础上,温针灸组选择脾俞、肾俞、关元俞、足三里、冲阳、曲池、合谷穴进行温针灸治疗,针刺组取穴同温针灸组,只针不灸,均每日1次,每周连续治疗6 d休息1 d,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且温针灸组低于针刺组(P<0.01),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且温针灸组低于针刺组(P<0.05),但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温针灸组胫神经及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胫神经及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而针刺组仅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温针灸和常规针刺治疗均可以改善阳虚寒凝、络脉瘀阻型DPN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温针灸在改善症状方面显示出优势。

关 键 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温针灸 针刺疗法  神经传导速度 随机对照试验

分 类 号:R246.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