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南丰蜜橘’园生草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Effects of sod culture on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its components in a 'Nanfeng tangerine' orchar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苏[1] 谢建坤[1] 黄文新[2] 陈登云[3] 彭晓剑[4] 付学琴[1]

CHEN SH1, XIE Jiankun, HUANG Wenxin2, CHEN Dengyun3, PENG Xiaojian 4, FU Xueqin1(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22, Jiangxi, China; 2Jiangxi Agriculture Department, Nanchang 330046, Jiangxi, China; 3Gaoan Agricultural Bureau, Gaoan 330800, Jiangxi, China; 4Anyi Agricultural Bureau, Anti 330500, Jiangxi, Chi- n)

机构地区:[1]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昌330022 [2]江西省农业厅,南昌330046 [3]江西省高安市农业局,江西高安330800 [4]安义县农业局,江西安义330500

出  处:《果树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60547)

年  份:2018

卷  号:35

期  号:3

起止页码:285-29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A、CSCD、CSCD2017_2018、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明果园生草后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变化情况,为构建合理的果园土壤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推进‘南丰蜜橘’产业可持续发展。【方法】以‘南丰蜜橘’园为对象,分析行间播种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和清耕条件下土壤总有机碳(TOC)、微生物量碳(MBC)、水溶性有机碳(WSOC)、易氧化有机碳(ROC)、轻组有机碳(LFOC)、重组有机碳(HFOC)、团聚体有机碳的差异。【结果】与清耕对照相比,生草后能明显提高土壤TOC、MBC、WSOC、ROC、LFOC、HFOC的含量,其中种植白三叶草后分别提高了11.74%、52.69%、80.20%、67.95%、92.45%、18.08%,种植黑麦草后分别提高了3.72%、19.38%、23.35%、32.69%、56.60%、7.51%,且2者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豆科类牧草白三叶草处理在提高土壤各有机碳含量上优于禾本科类牧草黑麦草处理。生草处理能显著提高粒级>2 000μm和粒级250~2 000μm团聚体和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含量,降低粒级53~250μm微团聚体占比。【结论】生草能明显提高‘南丰蜜橘’园土壤有机碳含量,改善土壤结构稳定性,提升土壤质量。

关 键 词:'南丰蜜橘’园  果园生草 土壤有机碳

分 类 号:S666.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