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胃俞募配穴针刺与胃俞、中脘单穴针刺对健康受试者胃扩张状态下静息态脑功能局部一致性的影响    

Effects on the regional homogeneity of resting-state brain function in the healthy subjects of gastric distention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t the front-mu and back-shu points of the stomach, Weishu(BL 21) and Zhongwan(CV 12)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蔡荣林[1,2] 管媛媛[1] 武红利[3] 徐春生[3] 李传富[3] 胡玲[2] 申国明[1]

CAI Ronglin;GUAN Yuanyuan;WU Hongli;XU Chunsheng;LI Chuanfu;HU Ling;SHEN Guoming(Graduate Schoo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CM Hefei 230012 China;Medical imaging Center, Anhui Cheese Medieine,Institute of Acupuncture and Meridian, Anhui university of CM, Hospital, Hefei 230012)

机构地区:[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合肥230012 [2]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研究所,合肥230012 [3]安徽省中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出  处:《中国针灸》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473784;81774414;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 2017 A 298;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 ZD 2016134;安徽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项目:2015 TD 033

年  份:2018

卷  号:38

期  号:4

起止页码:379-38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7_2018、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观察胃俞募配穴针刺与胃俞、中脘单穴针刺对胃扩张受试者静息态脑功能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的影响及其与胃运动变化的相关性,探讨胃俞募配穴的中枢整合机制。方法:采用交叉试验设计,将24例健康受试者分3次先后纳入胃俞组、中脘组和胃俞配伍中脘组(配穴组),每次每组纳入8例,每组共纳入24例受试者,在水负荷胃扩张状态下分别接受胃俞穴、中脘穴和胃俞配伍中脘穴针刺,每次针刺前后分别进行胃电图检测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扫描,对针刺前后胃运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采集的fMRI图像均进行ReHo值计算,分析比较各组针刺前后和各组间ReHo变化;对针刺前后胃运动情况和ReHo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针刺后,各组受试者胃电图振幅均明显低于针刺前(均P<0.01),胃电图频率均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俞组及中脘组胃电图振幅均高于配穴组(均P<0.05)。(2)与针刺前比较,胃俞募配穴针刺及胃俞、中脘单穴针刺引起了不同的大脑ReHo变化;胃俞募配穴针刺可引起右颞下回、左侧丘脑、楔前叶、后扣带回ReHo显著增高(均P<0.05),右侧颞极颞中回、距状沟、楔前叶ReHo明显减低(均P<0.05)。与单穴组比较,胃俞募配穴针刺均引起了后扣带回ReHo值增高和颞极ReHo值减低(均P<0.05)。(3)相关性分析显示,配穴组后扣带回、丘脑、楔前叶ReHo变化与胃运动振幅变化呈正相关,颞极ReHo变化与胃运动振幅变化呈负相关。结论:胃俞募配穴针刺及胃俞、中脘单穴针刺引起了不同的脑区ReHo变化。胃俞募配穴较单穴针刺可引起某些新的脑区ReHo变化,丘脑、后扣带回、楔前叶等脑区可能是胃俞募配穴针刺调节胃运动效应的重点整合脑区。胃俞募配穴针刺对胃运动的调节作用与丘脑、边缘系统和默认网络部分脑区密切相关

关 键 词:胃扩张 俞募配穴 穴,胃俞  穴,中脘  脑功能 局部一致性  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  

分 类 号:R245.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