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川北飑线成熟阶段灾害性大风成因个例分析    

Cause analysis of a disastrous gale event induced by squall line in the mature stage in northern Sichua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竹利[1,2,3] 陈朝平[2] 陈茂强[4] 廖文超[3]

ZHU Li;CHEN Chaoping;CHEN Maoqiang;LIAO Wenchao(Key Laboratory of Mesoscale Severe Weather/Ministry of Education, Schoo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Nanjing Uaiversity, Nanjing 210093;Sichuan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Chengdu 61072;Nanchong Meteorological Office of Sichuan Province, Nanchong 637000;Neijiang Meteorological Office of Sichuan Province, Neijiang 641000)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2]四川省气象台,成都610072 [3]四川省南充市气象局,南充637000 [4]四川省内江市气象局,内江641000

出  处:《暴雨灾害》

基  金: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MAYBY2016-061;CMAYBY2017-06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61395)

年  份:2018

卷  号:37

期  号:2

起止页码:164-17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采用加密探空资料、Himawari-8气象卫星云图、雷达资料及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对2016年6月四川北部一次造成大风灾害的飑线过程进行综合观测分析,着重分析该飑线成熟阶段地面灾害性大风的落区特征;结合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的高分辨率产品数据,分析此次飑线大风落区与飑线系统后部入流急流的关系,并深入探讨了飑线系统后部入流急流的形成、维持机制。结果表明:该飑线成熟阶段,地面大风中心位于后部入流急流的中心轴顶端的强对流云团附近区域;成熟飑线前侧存在一地面中尺度辐合线,该辐合线对飑线演变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指示时间约提前1 h;由于成熟飑线系统自身的扰动温度分布不均衡,在对流单体后边界产生的水平涡度对飑线中层后部入流的加速作用下,形成了后部入流急流;在飑线的中层,后部入流急流与水平扰动温度梯度之间存在正反馈效应,它是成熟飑线产生地面大风的一种重要物理机制,也是弓形回波形成的物理机制;飑线地面大风极值的主要预报着眼点为环境对流有效位能(CAPE)和中高层干冷平流强度;中低层水汽条件对飑线维持发展起重要作用。

关 键 词:飑线 地面大风  后部入流急流  中尺度涡旋 预报着眼点

分 类 号:P458.123[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