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济南四大泉群泉水补给来源混合比探讨  ( EI收录)  

Mixing ratios of recharging water sources for the four largest spring groups in Jina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邢立亭[1] 周娟[1] 宋广增[1] 邢学睿[2]

XING Liting;ZHOU Juan;SONG Guangzeng;XING Xuerui(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University of Jinan , Jinan 250022, China;Geological Enviro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Shandong Division of China Metallurgical Geology Bureau, Jinan 250100, China)

机构地区:[1]济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2]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局地质环境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出  处:《地学前缘》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2257;41472216);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303082)

年  份:2018

卷  号:25

期  号:3

起止页码:260-27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EBSCO、EI、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济南泉水众多闻名于世,人类活动造成泉水断流。为恢复名泉,多年来一直实施地下水自备井限采、集中开采的水源地禁采、回灌补源等措施,但保泉效果并不明显。根据泉水位观测、示踪试验、水质指标测试、岩溶发育程度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泉水补给来源的混合比例。研究结果表明:泉水位及泉水电导率动态变化特征揭示泉水补给来源存在季节性差异,丰水期泉水以东南方向管道流补给为主,枯水期泉水以西南方向裂隙流补给为主;岩溶水系统排泄区的水位动态与泉水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奥陶系灰岩补给区地下水位与泉水位的相关性高于张夏组岩溶水水位与泉水位的相关性,枯水期在张夏组灰岩含水层进行回灌补源并不能遏制泉水位下降的势态;根据42组水质资料计算,泉水的Ca^(2+)、Mg^(2+)、Cl^-、SO4^(2-)、总硬度等常规离子组分含量介于寒武系张夏组岩溶水和奥陶系岩溶水之间,四大泉群流量中,来自张夏组含水层的补给比例占11%~32%,凤山组—奥陶系含水层的补给比例占24%~60%,历阳湖占5%~10%,兴济河占0~6%,玉符河占1%~8%,市区回灌对五龙潭的流量有重要影响。可见,北方岩溶发育极其不均,泉水动态变化反映出北方岩溶的管道流与裂隙流并存,济南保泉回灌补源地点宜选择在奥陶系灰岩分布区。

关 键 词:管道流  裂隙流  混合比 补给源 保泉  

分 类 号:P641.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